跳到主要內容區
:::
:::

本位課程規劃書
(請點選科別查閱本位課程內容規劃)

餐旅管理科

旅管理科為民國95年由當時台東農工改制為專科學校,創科成立,迄今12年有餘。當時僅設立二專,之後陸續配合學校總量管制,增設進修部、在職專班、春季班、及五專,並於近幾年配合學校其他各科設立,陸續結束班別,現金僅保留二專和五專、每個年級一班,於106第二學期時,學生總數為272位;目前全科專業教師8位,各學有專精,包含前中餐主廚一位、前飯店執行長一位,兩位均為專業技術級教師(副教授、助理教授)、一位具博士學位(副教授)主教授飲料調製、一位亦具博士學位(助理教授)主教授烘焙製作與餐旅行銷、一位助理教授主教授餐飲服務、三位講師分別教授餐旅英語、餐飲文化和中餐、飯店客務實務;草創初期本科以餐飲類課程及旅館類課程為兩大教育目標,因時代更迭、潮流所趨,遂發展出本科以餐飲、旅館、民宿等三大學程為目標,務期使學生在校能有充分選修專業課程的自由,期待學生經由自由選課,能創造出餐更多元的專業及技術能力。

動力機械科

依據國家技術職業教育政策及配合地區產發展需求,本校設置動力機械科以成為臺灣東部地區「動力機械技能檢定暨訓練中心」為目標,培養產業所需之應用專修護 技術人才,以直接支援本地區各產業的發展並促進方繁榮;校動力機械科是宜蘭、 花蓮、臺東地區之大學及技專校院當中,唯一設有動力機械工程科系肩負著灣部區運輸車輛、農用機具營建重型械船舶輪飛修護等動力相關產業之基礎技能人才培 育、職場回流教專技員訓練之重任;本校於 能人才培育、職場回流教專技員訓練之重任;本校於 能人才培育、職場回流教專技員訓練之重任;本校於 95 年改制為專科學校時新設 立動力機械科,即希望能提昇東部地區相關產業人才及技術水平支援臺灣發展,並讓臺灣東部地區相關高級 職業學校之畢生有就近升的管道。

園藝科

本科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觀且兼具各項農業專業知識、技能、敬業樂群及具社會競爭力、園藝事業經營之農業高級人才。並期望學生透過相關專業課程習得自我解決園藝產業相關技術問題能力、休閒農業、園藝相關科學研究、園藝產銷管理能力等具備農業國際視野之人才,使之與優質的農業與園藝產業接軌為國家未來發展貢獻。未來更將加入智農創新能力,使學生了解農業新興科技之相關知能、習得新農業經營之相關知能及新興科技應用在農業實務之相關知能。

建築科

根據大學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三條及專科學校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專科學校得依其特色規劃課程,由學校組成相關委員會研議,經校務會議通 過後實施,並報請教育部備查」。而教育部為輔導各技專院校研擬出符合國家發展需求、產業結構需求、地區性需求及學校特色需求之課程內容,於91年編印「技 專院校學校本位科系課程發展參考手冊」提供各校參考,並於91 及92 年辦理技專院校及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研習會12 場次及14 場次,其主要目的在協助技專院校衡量學校、系科條件與校內外資源,能針對學生、業界、社區需求,融入辦學理念及就業特色來發展各科系課程。
由於建築工程為建設現代國家不可或缺的傳統工業,為配合國家與社會經濟建設及因應建築界工程技術及品質提昇之需求,培育更多務實的專業技術人才,提昇當地建築與景觀設計規劃能力。
臺東專科學校為臺東縣目前僅有一所專科學校,建築科設科目的為提供本地就讀建築相關科系之高職生畢業後就地升學的機會,且提供本地在職人士進修機會,挽留住當地人才的流失。

資訊管理科

本校資訊管理科成立於民國九十七年,設科伊始依本校發展理念,訂定本科教育目標為:「培養具備資訊與管理專業技能,並兼具品格與公民素養及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專技實務人才。」為達此目標,遂訂定國立臺東專科學校資訊管理科課程發展計畫書。

本科以「電子」與「商務」為發展主軸,課程設計除了校訂的基礎教育及通識教育外,專業領域課程方面含蓋基礎管理、資訊管理、電腦網路等三大類。課程科目共有53門;課程結構上專業核心科目15門(28.3%)、專業選修科目38門(71.7%);理論科目35門(66%)、實務科目14門(26.4%)及證照輔導科目4門(7.6%);基礎管理類科目(28.3%)、資訊管理類科目(13.2%)、電腦網路類科目(58.5%)。用以培育學生具備(1)電腦與網路專業能力;(2)網頁與資料庫系統實作能力;(3)電子商務實務能力;(4)經營管理專業能力;(5)資訊統整與表達能力等五項大核心能力。

105年行政院提出「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方案」,在硬體與軟體建設並重原則下,透過建構有利數位創新之基礎環境,鞏固數位國家基磐配套措施,打造優質數位國家創新生態,以擴大我國數位經濟規模,達成發展平等活躍的網路社會,推進高值創新經濟並建構富裕數位國家之願景。因應上述方案與產業環境的發展,本科在課程科目上進行調整,加入物聯網及大數據相關課程。

食品科技科

本科前身為國立臺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食品加工科,從設科算起已近40年的歷史,民國95年本校奉命改制成國立臺東專科學校,民國99年本科改制成五專食品科技科。設科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因應地方產業迫切需要,目前本縣內農漁牧等食品加工廠約計有數百家,規模小,其中多數企業負責人及其從業人員因早年缺乏相關專業知識或技術進修管道,多以土法煉鋼方式製造加工食品,對於技術的增進與轉移缺乏專業基礎支持,且因受限於就業時間與家庭財力,更難有機會至外地求學。故為提升本地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並就地培育食品新進人才,設置食品科技科以培育即將投入就業之新進人員,或於未來開設食品專業技術研習課程,皆有其必要性。另外的理由則是配合國家政策及學校中長程發展,職業技能教育五專學制近來重新被重視,台東因交通不便,多數學子,在考量家庭經濟不足以支應生活之窘境下,只能選擇暫時放棄升學,轉而先投入就業市場。卻又因僅接受高職三年初步技術之培養,導致工作選擇受限,為此而投入非相關行業或另謀技能者多有所在,此不僅為職業教育之浪費亦為國家之損失。增設五年制專科食品科技科,藉以匯集台東子弟留鄉繼續接受更完整之專業知識與技術訓練,為發展台東之專業加工技術人才奠定良好的人力資源與基礎。

    本科規劃之「科本位課程」乃針對食品科技科五專學制,以最終可從事食品專業之職業為導向,並考慮國家發展及產業結構需求,配合區域、學校及系科之特色,作有系統連貫之課程安排;在以上之系科課程發展原則中,歸納出『食品專業基礎能力』、『食品加工技術能力』、『食品檢驗分析能力』、『食品安全管理能力』、『食品專業統合能力』及『職場倫理道德能力』等六大能力之所需一般能力及專業能力,再針對不同能力所需具備之職責,及各職責所需之任務,訂出其需擁有之各項知能,最後再以所需之知能,規劃出一系列脈絡可循之相關課程;而有鑒於現今職場中「職場倫理道德能力」之重要性並不亞於專業能力,本系特於「職場倫理道德能力」之課程規劃上除一般之共同科目外,另加入校核心特色課程及博雅涵養之通識科目,期能培養出多一份人文素養與關懷之專技人才,於業界服務時精通各種食品相關精密技術及能力,以達成畢業即就業之目標。

電機工程科

電機工程科成立於民國九十九年,初期規劃電力及控制兩個課程模組,旨在配合台東地區產業特性,以培育及提升台東區域傳統產業所需之技術人力為主,因此設定教育目標為培訓水電工程及機電維修技術人員,以為本科高職部之延續。
經過一年之實施經驗顯示,初期課程規劃已不敷區域需求,臺東地區產業正逐年改變,近來以「樂活、永續」為發展主軸,成功帶動相關產業之發展,例如綠色能 源、電動車等,因此,依累積之經驗、並經過產學供需之檢討,第一次修訂教育目標為培育學生具備機電工程施工監造及儀電設備維修測試之能力,旨在將原來之水 電工程技術訓練提升至輸配電工程技術之階層,並加強新興區域產業技術之訓練,如電動汽機車維修技術、電機控制技術及綠能(風力、水力、太陽能)電力開發技 術等。
修訂之教育目標及課程規劃基本上能符合地方需求及配合區域產業發展,不過經調查顯示,卻與學生期望有落差。本科第一及第二屆入學學生之組成,外縣市學生佔 7成、本地學生僅佔3成,外縣市學生對本科之教育目標及課程規劃需求與本地學生有明顯之不同,因此,第二次修訂教育目標為培育學生具備機電工程施工監造、 儀電設備維修測試及電子電路應用之能力,使學生具備跨進高科技電子產業之技術能力,未來就業市場擴展至光電、系統晶片、電腦通訊、能源轉換等產業。

創意商品設計科

國立臺東專學校創意商品設計科(原為文化創意設計科,於2019年8月改名,以下簡稱本科)設立於2010年8月,因應全球文化創意設計產業的發展趨勢,並且配合政府兩大重要政策,其一為推動國內產業升級,厚植設計人才,協助國內企業從傳統產業與區域市場中脫胎換骨,發展自有品牌;另一重要政策為發展地方產業特色,增進區域繁榮與增加就業市場。在上述國際產業趨勢與政府重點政策方向的基礎下,本科權衡東部地區產業特色、資源與未來發展需求,積極推動「文創產品設計」與「工藝創新」此兩項主軸之人才培育發展規劃。

臺東地區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與甚具特色的工藝產業,然而區域內除本校外僅另一所大專院校—國立臺東大學,其系所組織與文創/工藝產業發展對應之關聯性弱,且發展主軸多在藝術創作、繪本與平面插畫領域,支援區域文創/工藝產業的發展能量仍顯不足,相對影響東部地區推動提升在地特色產業繁榮發展的力道,此為目前臺東區域大專校院文創/工藝產業人才培育的現況,亦是本科後續努力發展與積極推動的方向。

政府於2002年提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其中特別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納入,此外於2010年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強化運用科技與創新研發,健全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育,加強藝術創作及文化保存、文化與科技結合。依據政府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我國將文化創意產業劃分為以下十四個範疇:

1.視覺藝術產業  2.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  3.工藝產業  4.文化展演設施產業  5.電影產業  6.廣播電視產業  7.出版產業  8.建築設計產業  9.廣告產業   10.設計產業  11.數位休閒娛樂產業  12.設計品牌時尚產業  13.創意生活產業  14.其他合於本法定義之文化創意產業

上述包括3、4、10、12、13項,皆與本科之發展主軸領域相關,足見本科的發展符合未來趨勢,並且與產業需求及知識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行銷與流通管理科

行銷與流通管理科(以下稱本科)成立於民國一O六年,開設優質的行銷與流通管理課程,提供良好的商管教育,可為臺東地區培育優秀的服務業行銷與流通管理人才。

本科教育目標為培養具備行銷與流通管理專業知識與技能,並兼具品格與公民素養,以及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專技實務人才。本科涵蓋「行銷企劃與銷售推廣」及「門市服務與流通管理」兩大主軸,以強化理論知識及實務訓練,使學生於修業過程熟稔行銷企劃與銷售推廣、門市服務與流通管理等相關專業技能,並適時導入管理新知及創新素養,提供學生更寬廣的生涯發展機會,為服務業注入具行銷專業知識,能活化創新應用加值技能,兼具企業倫理及團隊合作精神的新生代。

通識教育中心

通識教育以培養具有人文精神與公民素養之專技實務人才為目標。此一目標乃立基於「全人教育的反思與開展」及「通識教育與技職教育的鏈結」兩點思考,期能喚醒東專學子對於「主體性」的覺察,回歸「人」本身的

通識教育中心配合本校「在地化、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之辦學理念,秉持「傳承、創新、卓越、敬業」之願景,立基於「人文教育的反思與開展」及「通識教育與技職教育的鏈結」兩點思考,設定本校通識教育的發展主軸,如下:

  1. 拓深學生的本土文化關懷:強化自身對土地人民的連結與認同,使其能夠回饋所學,以延續、創新本土文化。
  2. 培育學生終身學習的核心能力:培養終身學習需的素養與能力,如與人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解決、自主學習等核心素養與能力。
  3. 涵養學生深刻恢弘的人文精神:探尋人之存在意義,啟發人道關懷,體認普世價值。

開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了解世界的演變趨勢,使專業素養朝向更宏觀、更切合時代處的方向發展。價值與意義,不僅成為專技職人,而且能夠融通通識與技職,養成「邏輯思辦」、「溝通表達」、「問題解決」、「鑑賞美感」、「探索創造」、「國際移動」等公民核心能力,開展全人向度的生命格局。